知道周迅為什么叫"迅公子"嗎?不僅因為她那副性感的煙嗓,還因為她爽朗耿直的性格。前段時間,周迅參加了《奇遇人生》,在節(jié)目中我似乎認識到了一個我們從未了解到的"迅公子"。當阿雅用羨慕的眼神問周迅:"你的爸爸媽媽應該很為你驕傲吧"周迅愣了幾秒鐘后,苦笑道:"他們從來沒有對我說過"。她雖然沒有哭,但是作為觀眾的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她眼里的失望與落寞。其實我們誰不渴望父母表達為我們驕傲的喜悅呢
許多六零年代七零年代的父母都似乎不善言談,對于孩子們的成功與優(yōu)秀,他們也沒有表達出自己是為子女有多驕傲,可能只是一句:"下次繼續(xù)努力吧"或者"知道了,成功就好。"不善言談的她們沒有多余的表揚,似乎想要得到一句"孩子,你真棒,你是最棒"的話語比登天還難。周迅的失望與落寞也代表了大多數(shù)的中國孩子的內(nèi)心柔弱,周迅的父母的表現(xiàn)也代表了許多傳統(tǒng)中國家庭里的父母。其實,我們大多數(shù)和周迅是感同身受的。
可是只要我們細想,父母的含蓄也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和那個時代的產(chǎn)物。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都以謙虛,不驕不躁為傳統(tǒng)美德。正所謂"勝不驕,敗不餒""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?quot;中華傳統(tǒng)美德就教育我們虛心求教別人,做人不能過于自滿。于是乎數(shù)千年來,中國的父母骨子里就形成了"謙虛使人進步,驕傲使人落后"的思想,為了防止孩子們驕傲忘形,對于孩子們的進步與成功,父母總是含蓄地評價。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,大多數(shù)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父母經(jīng)歷過中國的落后與改革開放前夕,那時候的中國教育同經(jīng)濟一樣落后,不健全。由于經(jīng)濟的落后,那個年代受過教育的人也是極其稀少,大多數(shù)的父母受的教育并不多。沒有受過系統(tǒng)教育的父母,對于教育孩子,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做才是最正確的。
父母的含蓄和不善言談對我們的成長有影響嗎?當然有,我們不難看出,那些從小經(jīng)常受父母表揚和贊美的孩子似乎性格更加樂觀自信,不僅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更善于與他人溝通。對于從小很少受到父母表揚的孩子,性格更加自卑內(nèi)向,不善于與她人溝通,生活中也不善言談,做事也缺乏自信。這就是父母不善言辭,表達含蓄的影響。這樣的影響是真的挺大的,大明星姜文和王子文就曾坦言過,由于父母的不善言辭,自己內(nèi)心也有過抱怨和遺憾。生活中大多數(shù)這樣的父母的孩子也或多或少有遺憾和失望。但是時光是一去不復返的,我們的成長已經(jīng)過了,曾經(jīng)的遺憾也只能用時間撫慰。但是,為人子女的我們對父母愛就要大聲說出來。
說到這里,我突然想起了韓劇"請回答1988"里面,因為德善不是獨生女,上面有姐姐,下面有弟弟,兩面都需要照顧,父母對她缺少關(guān)注,由于太過委屈,忍不住向她父母哭喊委屈。德善父親的一句話,讓我淚濕眼眶:"爸爸也不是生下來就是爸爸,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,所以我的女兒稍微體諒一下。"也許我們的父母連德善爸爸的這句話都不會向我們表達。但是,他們對于我們的愛是毫無疑問的,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,她們的含蓄和不善言辭雖然讓我們的生命里缺少點什么,但是那不影響我們?nèi)釔鄹改?,熱愛這個世界,熱愛生活。
可能以后的我們?yōu)槿烁改噶司蜁⒆约旱倪z憾和成長的缺憾就會加倍還給自己的孩子。在時間的漩渦里,我們慢慢接受了我們父母的不完美,我們也漸漸懂得,"每個孩子都是天空中獨一無二的星星"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,對于孩子,除了嚴格要求她們,我們還要學會毫無保留的贊美她們的優(yōu)點,讓孩子知道,自己是有長處的孩子,自己是獨特的,不比別人差。贊美表楊孩子當然也是遵循適度原則,最完美的表揚是既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成功的喜悅,又能激發(fā)孩子繼續(xù)努力,繼續(xù)得到父母認可的動力。
孩子是最寶貴的禮物,愛孩子要表達出來!
意見反饋
×
Copyright © 1998-2019 甘肅信息港 All rights reserved.